集团官网|中文版|English version
国内统一刊号:CN34-0038
2025年09月17日
历史数据
日期检索
第7版:综合新闻
下一篇
放大+  缩小-  默认o       

一线攻坚显担当 初心护航供水梦

——记中铁四局2024年度“商务管理标兵”江涛

  江涛,现任中铁四局一公司砀山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商务经理,先后参建向(塘)莆(田)铁路、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、肥东下穿道路一分部、邳州港铁路专用线、邳州东站综合客运枢纽、凤阳县临淮关镇路网等项目,曾荣获局“商务系统先进个人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。

  创新解题 精算细算惠民生

  2024年,安徽省重点民生工程——砀山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进入攻坚关键期。该项目需铺设供水管网480公里,惠及3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,却面临线路跨度大、地质条件复杂、材料价格波动频繁等多重考验。

  “商务管理不能只盯图纸‘算死账’,必须扎根现场找‘活招’!”作为项目商务经理,江涛带领团队白天沿线丈量、记录地质特征,晚上对照图纸逐项核校数据。在一处穿越河滩的管线段调研时,他发现图纸标注的地质情况与实际严重不符,原定的支护方案根本无法落地。二话不说,江涛赤脚踩进半米深的淤泥中,徒手扒开土层查验土质,最终确定需改用高强度支护材料。他连夜牵头技术、商务团队重新测算,制定变更方案,成功规避了塌方风险,省下近百万元返工损失。

  面对成本管控课题,江涛的创新思维同样敏锐,总能找到优化突破口。通过技术经济比对,他发现原设计为偏远村庄配置的DN100支管,存在施工难度大、成本偏高的问题。为此,他联合水利专家开展3组水力计算实验,用大量现场数据证明DN80支管完全能满足水压要求。这一调整,可使每公里节约管材成本1.2万元,全线累计节省576万元,更让管道重量减轻40%,安装效率提升50%,助力偏远村庄提前2个月通水。在此基础上,他将节约资金投入水质监测系统升级,在13个乡镇增设在线监测点,让村民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查看水质,真正实现“每一分钱都花在民生刀刃上”。

  系统管控 全程优化提效能

  “成本管控就像拧水龙头,要从源头到末端全程拧紧。”在江涛眼中,商务管理绝非孤立的“算账”,而是贯穿项目全流程的系统工程。

  2024年夏季,当地突发连续强降雨,项目现场部分管材面临浸水风险。江涛连夜冒雨赶往现场,组织人员垫高物资、疏通排水,同时紧急协调供应商调整配送计划,最终避免了超80万元的材料损失。事后,他推动建立“天气预警+物资调度”应急响应机制,为项目成本防控再添一道“安全阀”。

  日常管理中,江涛牵头构建“技术——成本”联动管控机制:通过主材集中采购、精准配送,优化供应链管理,减少现场积压与二次转运,降低采购及仓储成本约8%;引入数字化成本管理工具,打通图纸工程量、实际消耗与财务支付的数据链路,实现“量价双控”动态纠偏,累计规避成本超支风险十余次。针对乡村道路狭窄、机械作业受限的难题,他优化施工组织设计,采取“分段流水、见缝插针”的作业模式,合理调配人、机资源,减少机械闲置与人工待工,综合工效提升20%,大大减少了项目工期。2024年项目中期评估时,利润率超额完成公司目标,获业主单位通报表扬。

  疏通堵点 专业攻坚保畅通

  “变更签证是项目推进的‘咽喉’,一旦卡壳,不仅延误进度,前期投入也可能打水漂。”基于这一认知,江涛建立“变更即确权、确权即定价、定价即结算”的高效闭环管理模式。

  一次管线穿越省道的变更中,因涉及多个产权单位,资料繁琐导致签认缓慢。江涛连续三天蹲点业主办公室,逐一与相关方沟通协调,最终在48小时内完成全部签认手续,挽回潜在损失约35万元。业主代表感慨:“有江经理这样专业又执着的人,项目推进太省心了!”

  为确保变更签证全程可控,他创建动态台账管理系统,对每项变更实行从发生到闭合的全流程跟踪,配套完善原因分析、工程量比对与成本测算,做到资料完整、逻辑清晰、签认及时。2024年,他主导完成17份重大变更签证,均实现快速确认,有效避免后期结算争议。其中,通过优化管道基槽处理工艺,成功为项目确认新增费用120万元。此外,他还牵头编制《城乡供水项目商务操作指引》,系统总结管理经验,为同类项目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,相关成果获公司高度认可并在内部推广。

  何晋男

>

扫一扫

手机读报
电视新闻
2025-09-17 ——记中铁四局2024年度“商务管理标兵”江涛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20597.html 1 3 一线攻坚显担当 初心护航供水梦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