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洁小故事 浮梁古县衙作为中国古代县级治理的典范,千年沧桑古城,钦赐五品县衙,其建筑格局与匾额楹联承载着“为政以德”的儒家思想。它不仅是一段历史见证,更是一部跨越时空的“为官教科书”,提醒后人:治国安邦,须以民为本、以廉为基。 三堂·檐柱楹联 上联:吃百姓之饭,穿百姓之衣,莫道百姓可欺,自己也是百姓; 下联:得一官不荣,失一官不辱,勿说一官无用,地方全靠一官。 这是三堂檐柱楹联。上联意为,为官者吃的、穿的、用的全是老百姓供给的,当官的不能倚仗权势,欺侮压迫老百姓,要时刻牢记自己也是老百姓的一员,其核心是正确对待百姓,尊崇“民为贵”,以百姓为天,爱民如身。下联是说,得到一任官职,不能自视为是高贵荣耀,不要以为有什么了不得而沾沾自喜,盛气凌人;如果为了国家和老百姓利益丢了乌纱帽,也不是什么耻辱之事。也不要说当个地方官左右不了大局,起不了多大作用,要知道地方治理的好坏,百姓是否安居乐业,全靠地方官。 三堂是知县退思之处和生活起居场所,有些不宜公开的案件事涉机密,也在三堂询问和审理。 廉洁启示 2013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,讲述了这副对联的故事。并强调,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,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,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。当前,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深入研读这副对联,对改进工作作风、树立群众意识,具有重要意义。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把学习教育同落实局年初工作会议部署、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,着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,持续推动严守纪律、减负提效、实干争先。同时要不断涵养克己奉公、清廉自守、履职尽责的精神境界,深入基层、深入员工,加强调查研究,弄清职工急难愁盼,解决项目突出问题,在作风上做表率,实现实干成效助企业争先进位,发展成果让员工可感可及。 郑磊